圖靈學院內的文章包含三大主題:ESG浄零實驗室、AI實驗室及精實管理實驗室,我們會不定期分享相關主題之文章,也歡迎並對前述主題有興趣的學員投稿分享您的見解  (我要投稿)

圖靈學院創辦人 科楠老師的願景

WSIS+20關鍵文件出爐:全球數位治理的未來方向與挑戰

 

圖靈學院
科楠
2025-6-23


引言:一份可能重塑全球數位未來的關鍵文件

 

    2025年6月20日,一份名為《WSIS+20審查要素文件》(Elements Paper)的重要政策文件正式發布,這標誌著「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SIS)20週年審查進程進入實質性階段。這份文件不僅將影響2025年7月的高級別會議談判方向,更可能重新定義未來十年全球數位治理的基本架構。

 

作為聯合國主導的全球性數位治理進程,WSIS自2003年日內瓦階段和2005年突尼斯階段以來,一直是協調國際數位政策的核心平台。而此次20週年審查的特殊意義在於,它將首次系統性地評估WSIS行動綱領在AI時代的適用性,並嘗試與2024年通過的《全球數位契約》(GDC)建立協同關係。

 

本文將深入解析這份要素文件的關鍵內容,探討其對各利益相關方的潛在影響,並前瞻性地評估WSIS+20可能塑造的全球數位治理新格局。

 

一、WSIS+20審查的背景與重要性

 

1.1 從WSIS到WSIS+20:一段變革歷程

 

    WSIS進程始於2001年聯合國大會第56/183號決議,當時國際社會已意識到必須共同應對資訊革命的挑戰。2003年的日內瓦階段產生了《日內瓦行動計劃》,確立了11條「行動綱領」(Action Lines),而2005年的突尼斯階段則通過《突尼斯議程》,創建了網際網路治理論壇(IGF)等機制。

 

過去二十年間,WSIS架構見證了數位技術的爆炸性成長——從早期的網際網路普及到如今的AI革命。然而,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演變為更複雜的「技能落差」、「知識落差」和「AI落差」。同時,新興技術帶來的治理挑戰也遠超當年的想像,從數據治理、網路安全到AI倫理,這些都要求WSIS架構與時俱進。

 

1.2 為什麼WSIS+20如此關鍵?

 

WSIS+20審查的特殊意義體現在三個層面:

 

首先,這是首次在AI成為全球焦點的背景下進行的WSIS重大審查。文件明確指出需要「考量《全球數位契約》的實施,並確定GDC實施與WSIS之間的關係」。這意味著WSIS+20可能成為協調這兩大全球數位治理架構的關鍵節點。

 

其次,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了數位治理的複雜性。與2005年相比,當前國際環境更加分裂,數位領域已成為大國競爭的前沿。如何在這種背景下維護WSIS倡導的「多方利益相關者」(multistakeholder)模式,將是重大考驗。

 

最後,WSIS機制本身也面臨「適應性」問題。文件開篇即承認,雖然WSIS目標在許多領域取得進展,但「數位落差依然存在」。這引發了一個根本性問題:現有的WSIS行動綱領和治理機制是否仍適合目的(fit for purpose)?

 

二、要素文件的核心內容解析

 

2.1 文件結構與審查方法

 

    這份要素文件採用「主題領域+反饋邀請」的雙欄結構,左側列出12個關鍵主題領域,右側則標明對每個領域「邀請反饋的事項」或「將在零草案中提供的提案」。這種設計體現了審查進程的開放性,鼓勵各國政府和利益相關者在7月15日前提交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延續了WSIS傳統的「多方利益相關者」精神,不僅面向政府,也向企業、技術社群和公民社會開放參與空間。這種包容性在當前以地緣競爭為主導的數位治理環境中顯得尤為珍貴。

 

2.2 五大關鍵議題深度分析

 

(1) AI治理:新興技術與現有架構的融合

 

AI無疑是此次審查最受關注的新興議題。文件明確提出需要就AI制定提案,特別是要「考量《全球數位契約》的實施情況」。這反映了國際社會協調不同治理架構的迫切需求。

 

實際上,AI帶來的挑戰已遠超現有WSIS行動綱領的範疇。例如,行動綱領C2(資訊通信基礎設施)可能需要更新以反映AI算力資源的不平等分配;C5(信心與安全)需納入AI安全風險;C7(ICT應用效益)應涵蓋數位公共產品和基礎設施。

 

然而,如何在技術中立原則與針對性監管之間取得平衡,將是談判的關鍵分歧點。一些國家可能主張新增專門的「AI行動綱領」,而另一些則傾向於通過更新現有綱領來涵蓋AI議題。

 

(2) 數位落差:從接入到技能的演變

 

二十年過去,數位落差的內涵已發生深刻變化。文件特別強調需要探索「加強數位能力、促進包容性並確保所有人公平數位發展」的方法。這表明審查將超越傳統的「硬體接入」視角,轉向更全面的「能力建設」架構。

 

具體而言,新興議題包括:
- 如何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數位經濟
- 確保公平獲取數位機會
- 擴大對數位服務的包容性訪問
- 加強國家層面的公平數位轉型策略

 

這些議題的解決需要創新性的融資機制。文件為此專門設立「金融機制」主題,探討如何「增強國際支持、增加目標融資並確保公平獲取包容性數位轉型資源」。

 

(3) 數據治理:尋找全球共識

 

數據已成為數位時代的「新石油」,但其治理卻缺乏國際協調。文件提出將就數據治理制定提案,並特別指出要「考量由CSTD建立的數據治理促進發展工作組的持續工作」。這顯示WSIS+20可能嘗試與其他聯合國進程協同,而非從零開始。

 

關鍵挑戰在於平衡數據流動的經濟價值與隱私、安全等人權考量。不同地區已發展出迥異的治理模式——從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到中國的數據本地化要求。WSIS+20能否在這些分歧中找到最小共識,將是成敗關鍵。

 

(4) 環境永續:數位技術的雙重角色

 

數位技術既是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也是問題的一部分。文件呼籲探索減少該行業環境影響的方法,包括「推進循環經濟方法、改善回收利用以及制定數位技術的永續性標準」。

 

這一議題特別具有時效性,因為AI的能源消耗已引發廣泛關注。數據中心的碳足跡、電子廢棄物處理以及稀土元素開採等問題,都可能成為談判焦點。WSIS+20有望推動ICT行業採取更積極的環保措施。

 

(5) 網際網路治理:IGF的未來

 

作為WSIS最重要的制度遺產之一,網際網路治理論壇(IGF)的授權更新將是審查的核心議題。文件還將探討如何「推動《突尼斯議程》設想的增強合作」,這涉及政府與其他利益相關方在網際網路治理中的角色平衡。

 

IGF過去二十年證明了自己作為「早期預警系統」的價值,為物聯網、AI等新興議題提供了討論空間。然而,其非綁定性質也限制了實際影響力。WSIS+20可能嘗試強化IGF的政策影響力,同時保持其多方利益相關者特性。

 

三、WSIS+20的未來路徑與潛在影響

 

3.1 審查進程的下一步

 

根據已公布的路線圖,WSIS+20審查將經歷幾個關鍵階段:


- 2025年7月7-11日:日內瓦WSIS高級別活動,進一步討論要素文件
- 2025年8月中旬:預期發布「零草案成果文件」
- 2025年10月:紐約開始政府間談判
- 2025年11月底:發布「成果文件草案」徵求意見
- 2025年12月16-17日:聯合國大會高級別會議通過最終成果

 

這一進程將與其他重要事件交織,如6月23日在挪威利勒斯特羅姆舉辦的第20屆IGF,以及7月18日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二次全球AI治理對話。這種時間安排有利於形成政策協同,但也增加了利益相關方的參與負擔。

 

3.2 可能產生的三種情境

 

基於當前進展和歷史經驗,WSIS+20可能出現以下結果:

 

情境一:架構性更新(可能性最高)


- 對現有行動綱領進行適度調整以涵蓋AI等新議題
- 延長IGF授權並小幅強化其功能
- 建立WSIS與GDC的協調機制
- 通過政治宣言重申WSIS原則

 

情境二:雄心勃勃的改革


- 新增專門的AI行動綱領
- 創建新的數位金融機制
- 大幅強化IGF的決策功能
- 制定具體的數位落差消除目標

 

情境三:最低限度共識


- 僅通過儀式性宣言
- 推遲實質性決定到後續進程
- IGF授權簡單延長
- 避免觸及爭議性議題

 

考慮到當前國際環境的複雜性,第一種情景最有可能出現。然而,AI治理的迫切性可能推動某些領域出現超出預期的進展。

 

3.3 對不同利益相關方的影響

 

對政府而言,WSIS+20是重新主張數位主權的機會,也是協調國際規則的平臺。發展中國家將關注融資和技術轉移,而發達國家則更重視AI治理和網路安全。

 

對企業而言,審查結果可能影響全球數位市場的規則環境。科技巨頭尤其關注數據治理和AI監管的國際協調程度。

對公民社會而言,這是推動數位權利議程的關鍵時刻。人權組織將密切關注文件如何平衡安全與自由、創新與問責。

 

對技術社群而言,IGF的未來直接關係到多方利益相關者模式的前景。保持網際網路治理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將是核心關切。

 

四、結論:WSIS+20的歷史契機

 

    WSIS+20審查恰逢全球數位治理的關鍵轉折點。一方面,AI等新技術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與挑戰;另一方面,地緣緊張威脅著國際合作的基礎。在此背景下,要素文件的發布開啟了一個重要窗口,讓國際社會能夠重新思考數位時代的治理架構。

 

正如一位觀察家所言:「WSIS是一個過程,WSIS+20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此次審查不太可能解決所有爭議,但它可以為未來十年的數位治理設定方向。成功的WSIS+20應當實現三個目標:

 

1. 更新架構:確保WSIS行動綱領與時俱進,涵蓋AI、數據治理等新議題。


2. 強化協調:理順WSIS、GDC及其他數位治理進程的關係,避免碎片化。


3. 維護精神:堅守WSIS「以人為本、包容性和發展導向」的核心理念。

 

2025年12月,當各國領導人齊聚聯合國大會時,他們不僅是對過去二十年進行評估,更是在為數位時代的全球合作書寫新篇章。要素文件邁出了第一步,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原文參考


1.dig.watch:WSIS+20 Review Elements Paper published

2.WSIS+20 High-Level Event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