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etic 聯盟以轉型碳信用提早封閉煤電廠:台灣能不能跟進?」

圖靈學院
科楠偵碳事務所
2025-7-2
Kinetic 聯盟用轉型碳信用提早關閉煤電廠
國際大廠 Amazon、Meta、Netflix、Mastercard 與 PepsiCo 等企業,正透過 Kinetic 聯盟(Kinetic Coalition),支持提早淘汰落後燃煤電廠。他們投入資金,用一種稱為「Transition Credit(轉型碳信用)」的新機制,替代單純種樹或設置減碳設施的傳統信用方式 。
一、什麼是「轉型碳信用」?
- 它是一種支付方式。廠商買下信用,就能補償電廠業主,提前關廠,終止未來排碳。
- 它也支援工人轉型。資金可以用來培訓或補償當地受影響的勞工 。
二、Kinetic 聯盟的布局
- 聯盟牽線超過 20 間企業,包括 Amazon、Meta、Netflix、Mastercard、PepsiCo、Nike、Salesforce、Morgan Stanley 等 ([carboncredits.com][1])。
- 聯盟與菲律賓、智利、多明尼加等國合作。菲律賓示範案擬提前 5~10 年關閉煤電,再加裝儲能與再生能源,避免 1 億 9000 萬噸 CO₂ 排放 。
- 智利與多明尼加的案子也同步進行,聚焦強化電網與整合再生電力 。
三、經濟規模與排碳成效
- 據估,一座 1-GW 燃煤發電廠若提前五年關閉,需要約 3.1 億美元資金。
- 聯盟目標募資高達 720 億至 2070 億美元,將在 2035 年前大力改造電力系統 。
- 全球自願碳信用市場在 2024 年約 20 億美元,預估 2030 年可達 240 億美元;轉型信用是成長最快的新領域之一 。
四、公信與合規制度
- 項目採用 Verra VM0052 方法,並與 ICVCM、CORSIA、Gold Standard、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rust 等指標掛勾,確保品質與透明度。
- 招入科技工具。例如區塊鏈、衛星偵測、AI 驗證技術,用於資料追蹤與真實性把關 。
五、企業角色與碳策略
- Amazon、Meta、Netflix、Mastercard 長期買碳信用。在 Kinetic 聯盟,他們轉向購買「實實在在減碳」的信用 。
- Schneider Electric 表示,他們會先用這些信用抵消排碳,並打算轉賣給客戶,融入永續諮詢服務中。
- Kinetic 聯盟也參與 Energy Transition Accelerator(ETA)計畫,這是由美國國務院、Bezos Earth Fund、Rockefeller Foundation 發起的多方合作計畫,同步推動低碳能源轉型。
六、台灣能不能學?
1.現況分析
- 台灣仍有多座燃煤電廠運作。政府推動非核家園與減煤政策。但電網穩定與供電安全仍是挑戰。
- 若參考 Kinetic 模式,需海外大廠參與、植入資金。台灣可先行示範一座燃煤機組提前退役。搭配離岸風電、電網韌性體系,避免供電缺口。
- 台灣有中鋼投資、台電主導的再生能源設備,即使工人安置與地方協調需更多規劃,也可借鏡菲律賓 Horizon 案的策略。
2.可操作步驟
- 建立多方聯盟:邀請國際買家與政府、公民團體共同成立台灣版 Kinetic 聯盟。
- 訂定本地轉型碳信用方法:參考 Verra VM0052,設計符合台灣法規與配套支援方法。
- 選定示範標的:如台中或大林電廠設定提前退役方案,並配合儲能與風電方案連動實施。
- 籌募資金:先和國際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溝通,找到買碳信用需求方與預付款方案。
- 進行社會溝通:提前投入地方協商與勞工培訓補償,避免政策倒行。
- 驗證與透明:導入衛星監測、區塊鏈、第三方審查,建立碳信用真實性。若財務透明,才找得到企業支持。
3.優勢與挑戰
- 優勢:可提前達成減碳目標,並建立綠色經濟轉型,產生潛在碳收入。提升國際能見度與參與全球碳市場。
- 挑戰:目前缺乏明確法源與碳信用制度。台灣若要發展自行認證機制,需政府立法與產官研協力。
- 籌資難:需先找到國際企業端需求。且碳信用價格能否支應退役成本?初期示範案恐將承擔較高風險。
- 社會阻力:地方可能抗拒機組退役。需提前安排替代就業與再轉型方案,否則示範難以推展。
七、結語
Kinetic 聯盟推動轉型碳信用,為提前關閉煤電帶來新財務動力。國際企業願意「買真減碳」、「出真金」,才能有效改變未來排碳量。與傳統碳信用相比,這種方式直接,減排更扎實。
台灣要落地,須建立本地基金、認證制度與示範案。若此能先行成功,一來達減碳目標,二來建立碳市場參與機制,三來加速綠能轉型。不過這條路不容易,需政府、企業與社會多方協作。
整體而言,翻轉能源體系的時機已到。台灣若跟進 Kinetic 模式,不只是喊口號,而是拿出具體資金、方法與執行力。科楠老師認為,台灣這樣做,值得嘗試,值得投入。
若你對「轉型碳信用」有更多細節想了解,或想探討落地方案,歡迎在FB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
Carboncredits.com: How Kinetic Coalition Leverages Energy Transition Credits to Close Coal Plants Ea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