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學院內的文章包含三大主題:ESG浄零實驗室、AI實驗室及精實管理實驗室,我們會不定期分享相關主題之文章,也歡迎並對前述主題有興趣的學員投稿分享您的見解  (我要投稿)

圖靈學院創辦人 科楠老師的願景

Costco 第四季財報公開:86 B 美元營收背後的利潤與淨零承諾
 

 

圖靈學院
科楠偵碳事務所
2025-10-2

 

    2025 年 9 月 26 日,CarbonCredits 發表了一篇報導,標題為「Costco’s (COST Stock) $86B Quarter: Balancing Bulk Profits with Bold Net-Zero Goals」。該文指出:在傳統零售市場壓力下,Costco(納斯達克代碼:COST)交出一張不錯的業績單,同時在氣候承諾上再加碼。本文在檢視該報導細節之餘,也輔以其他公開資料,呈現 Costco 面對利益與永續之間的拉鋸。


業績基本面亮點

 

    根據 CarbonCredits 報導,Costco 第四季營收達 862 億美元,略優於市場預期。


每股調整後盈餘為 5.87 美元,高於市場 5.80 美元的估值。
整體同店銷售成長 5.7%,略低於市場期待的 5.9%。

全年來看,Costco 的總營收達 2699 億美元,較去年增長 8.1%。


據悉,Costco 將夏季延長營業時間,對每週美國銷售約有 1% 的提振效果。

 

會員模式:穩定的現金流與黏著度

 

    Costco 的競爭力在於會員制度。報導指出,其付費會員數達 8100 萬人。


其中高階(Executive)會員約 3870 萬人。


會員續訂率在美國與加拿大維持高水準。

 

Costco 以少量品項、大宗包裝策略管理庫存與供應鏈,減少複雜性。此模式在成本波動劇烈時,提供一定緩衝能力。

 

市場反應:好成績,股價卻下滑

 

    雖然財報整體優於預期,投資人依然持保留態度。報導指出,市場對同店銷售略低、利潤空間壓力有疑慮,因此股價出現回落。


淨零承諾與行動策略

 

    Costco 在本季並不只談財報,也重申其長期氣候目標與進展。報導指出其淨零(net-zero)計畫與中間里程碑如下:

 

  • 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
  • 以 2020 年為基準,2030 年削減 Scope 1 與 Scope 2 溫室氣體排放 39%
  • 2035 年實現營運全電力採用再生能源
  • 在部分 Scope 3 分類中(不含燃料),希望在 2030 年比 2020 年下降 20% 

 

為了達標,Costco 採取多項具體行動,包括:

 

1. 更新冷藏系統與逐步淘汰氟化氣體(HFCs)

 

2. 全面換成 LED 照明與更高效率的空調系統

 

3. 在倉儲與配送中心安裝太陽能板

 

4. 採購越來越多綠電(Renewable Energy)作為電力來源

在已公布的碳排放報表中,可以觀察到一些趨勢:

 

  • Scope 1 排放從 FY22 到 FY23 上升 1.3%,但增幅小於企業擴張幅度
  • Scope 2(市場基礎法)排放下降 3%,因為更多電力來源來自再生能源
  • Scope 3 排放上升約 1%,但低於銷售額與產品數量的成長幅度
  • 然而,Scope 3 是最大的挑戰。Costco 主要依賴其供應商合作,如原材料、運輸、下游客戶使用等範疇。

 

Costco 自述其「氣候行動計畫」(Climate Action Plan)以「全面方法」為核心。它強調不求完美但求持續改善。


挑戰與疑問

 

    作為 ESG 顧問,我在此提出幾個關鍵要點與疑慮,供讀者與企業內部反思:

 

(一)利潤與成本壓力的拉鋸

 

    延長營業時間、升級設備、安裝太陽能板、改造冷鏈系統……這些替代方案一方面提升成本。若銷售成長放緩或毛利率被壓縮,可能迫使公司在綠色投資與獲利之間取捨。

 

此外,若電價或碳稅政策在未來劇變,Costco 即使前期做出投資,也可能面臨回本期拉長的風險。

 

(二)Scope 3 的難度與合作邊界

 

    即便 Costco 自己能大幅削減排放,其供應鏈的排放才是主要額度。如何要求供應商配合、如何監督、如何界定範疇(例如承包運輸、產品包裝等),是挑戰也是敏感議題。

 

當供應商因成本壓力而抗拒,Costco 是否願意承擔溢價或退出某些合作,是檢驗其 ESG 誠意的一環。

 

(三)透明度與驗證機制

 

    Costco 必須公開具體碳排放數據,接受第三方驗證,避免出現「漂綠」疑慮。任何偏差、估算方式更動,都要清楚公告。

 

此外,若未來碳信用(carbon credits)成為工具之一,其可信度與合規性也須謹慎審核。

 

(四)股東與 ESG 投資人的期望落差

 

    投資人可能對 ESG 承諾抱持期待。然而,商業公司最終任務是維持盈利與現金流。若投資過度導致核心業務被侵蝕,長期走下坡的風險不容小覷。


對其他零售商與業界的啟示

 

    Costco 在這一季的財報與 ESG 舉措,為零售業者提供以下警示與參考方向:

 

  • 會員模式與高續訂率是競爭壁壘:許多傳統零售商缺乏這樣的忠實客戶基礎。
  • 有限 SKU 加大議價能力:Costco 操作的是少而精的品項策略,有利於成本控制。
  • 再生能源與建物效能改造可立即見效:在物流倉儲業態中,改造冷鏈、採光、電力系統常是低垂果實。
  • 供應鏈合作不可或缺:零售商若想在 Scope 3 做得好,必須與供應商共同設立標準與獎懲機制。
  • 透明報告與第三方驗證是信任支撐:越來越多 ESG 資金追求可證明、可靠的排放數據,模糊不清或估算性做法會被懷疑。

 

在未來 5 至 10 年中,零售商若能合理分配資本於核心業務與 ESG 投資之間,有可能在綠色轉型時獲取市場優勢,而非淪為成本負擔。


結語:穩健步伐與風險管理是關鍵

 

    Costco 最新財報顯示,其經營模式在多數傳統零售商困境中仍具韌性。


其淨零承諾表達了長遠責任感,但實質路徑與合作難題不小。

對我而言,作為顧問,我會建議企業:

 

1. 保持穩健資本支出節奏,不因 ESG 而犧牲財務健康。
2. 針對核心門檻(如冷鏈、倉儲效率、運輸燃料改造)優先下手。
3. 與供應商締結合作協議,設計既能分享成本,又能共同受惠的機制。
4. 建立透明報告制度與第三方驗證架構,強化市場信心。
5. 定期回顧與修正排放目標,避免一次訂得過高、後續無法兌現。

 

最終,Costco 是否能在「獲利」與「淨零」之間取得平衡,就看它願不願意在壓力中保持節奏、堅持道德底線、不為短期誘惑偏離長期方向。

 

 

引用資料來源

1. CarbonCredits — “Costco’s (COST Stock) $86B Quarter: Balancing Bulk Profits with Bold Net-Zero Goals”

 

2. Costco 官方 — Climate Action Plan 頁面

 

3. Costco 第一季財報(2025 年度)官方公告

 

4. New York Post 報導 Costco 延長營業時間對銷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