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學院內的文章包含三大主題:ESG浄零實驗室、AI實驗室及精實管理實驗室,我們會不定期分享相關主題之文章,也歡迎並對前述主題有興趣的學員投稿分享您的見解  (我要投稿)

圖靈學院創辦人 科楠老師的願景

Apple 2025 歐洲新增650 MW再生能源計畫/支撐「2030 全價值鏈碳中和」之路

 

 

圖靈學院
科楠偵碳事務所
2025-10-23

 

    科技巨頭 Apple Inc.(以下簡稱 Apple)近期於歐洲正式展開一系列大型太陽能與風電專案。這次擴展涵蓋希臘、義大利、拉脫維亞、波蘭與羅馬尼亞,總新增裝置容量約 650 兆瓦 (MW)。這些計畫預計 2030 年前 每年可提供超過 1 百萬兆瓦小時 (MWh) 的乾淨電力。 

 

該行動為 Apple 早在 2020 年提出、旨在「於 2030 年實現其產品、製造與整體價值鏈碳中和」的環保承諾的重要一環。


計畫內容概覽

 

地點與規模

 

  • 在希臘,Apple 已與當地能源公司合作、啟動一座 110 MW 太陽能專案。 
  • 在義大利,其支援一個約 129 MW 太陽 + 風電組合項目。 
  • 在波蘭,聚焦當地較高碳排電網,將建構一座 40 MW 太陽能場。
  • 在羅馬尼亞,Apple 將透過長期合 約、採購一座 99 MW 風電場。
  • 在拉脫維亞,其參與一座約 110 MW 太陽能場。
  • 此外,在西班牙已有一座太陽能陣列開始運作。

 

整體來看,預計新增的 650 MW 裝機量搭配超過 USD 6 億的融資支援。 

 

對應目標

 

  • Apple 表示,此歐洲計畫將協助其「匹配全球用戶所用電力,於2030年前全部以乾淨電力供應」的承諾。 
  • 其產品使用階段(如為 iPhone、Mac 充電所消耗的電力)在 2024 年約佔 Apple 總碳排的 29 %。


為何選擇歐洲?

 

    歐洲多國電網仍保有相當比例的化石燃料發電,碳強度較高,對再生能源補充意義大。以波蘭為例,其電力結構仍偏重煤電。 Apple 在該國建設 40 MW 太陽場,即為針對「高碳網」進行切入。

 

此外,歐洲地區具備成熟的電力市場、穩定的政策環境與可供開發的土地(特別是偏鄉風場與太陽場),對像 Apple 這樣需要長期合約、可靠返回的企業而言具吸引力。


潛在挑戰與關注點

 

  • 施工與土地使用:大型太陽能、風電場往往面臨當地住民或生態限制的挑戰。儘管 Apple 提出多國方案,但每一場建設都需克服地方環評、土地取得與輸配電連結的障礙。
  • 電力匹配機制:Apple 承諾「匹配全球客戶裝置所用電力」,但實際操作涉及電網區域差異、設備充電時間與電源輸送不一致等問題。如何確保「用戶充電即乾淨電力」具體落實,仍為難點。
  • 供應鏈責任延伸:除了歐洲自建專案,Apple 的供應鏈遍布全球。其在 2024 年已宣布超過 320 家供應商承諾至 2030 年採用 100 % 可再生電力,但這需要跨國政策、基礎建設與合作夥伴配合。 
  • 綠色漂綠疑慮:儘管 Apple 的公開數據豐富,但仍有外界質疑企業是否過度依賴碳補償或未來技術來填補剩餘排放。從 ESG 評估角度,需觀察其「減排第一、補償為後」的落實程度。


ESG 倫理與商業策略的觀察

 

1. 對品牌信任的加強:Apple 明確以「2030 碳中和」作為公開承諾,並透過歐洲大型能源專案展開實質行動。這對其品牌形象與消費者信任具正面影響。

 

2. 供應鏈風險管理:甫前述,Apple 不僅針對自有營運,也要求其製造供應商轉向可再生電力。這削減因傳統能源波動或碳定價上升帶來的風險。 

 

3. 技術與成本壓力:轉型意味著初期投入大、回收期長。對 Apple 而言,可動用資金較多。但對供應商規模偏小者,進入門檻高,可能影響其運作或價格競爭力。這是供應鏈改善往往被忽視的面向。


關鍵時間節點與數字整理

 

  • 2020 年:Apple 宣布其「Apple 2030」承諾,目標於 2030 年實現其整個價值鏈碳中和。 
  • 截至 2024 年:產品使用階段約佔其碳排的 29 %。 
  • 2025 年 10 月:公布歐洲新增再生能源計畫(五國 + 西班牙已運作)。裝置容量 650 MW、融資超過 USD 6 億。 * 預計至 2030 年:上述歐洲方案每年將產出超過 1 百萬 MWh 再生電力。 


在台灣/亞洲市場的啟示

 

對台灣或亞洲企業而言,Apple 此次歐洲再生能源計畫有以下啟示:

 

  • 若企業希望將產品使用階段(如裝置充電、連網設備運作)納入碳管理,需掌握「用戶側用電」與「再生電力配對」的機制。
  • 供應鏈能源轉型不可忽視。台灣眾多科技製造業為國際品牌供應商,可借鏡 Apple 供應鏈管理的方式,提前規劃綠電採購或自建案。
  • 在政策尚未強制的情況下,先行投入再生能源可作為企業競爭優勢。當全球碳定價、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進一步落實時,先佔先機。


結語

 

    Apple 本次在歐洲的新再生能源計畫,是其邁向 2030 年整體價值鏈碳中和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新增 650 MW 裝機、超過 1 百萬 MWh 年度發電量,以及跨五國佈局,展現其將「乾淨電力」納入產品使用階段的野心。

 

但值得提醒的是:如同我身為 ESG 顧問所觀察,光有專案容量與融資,不代表就能立即實現「所有裝置充電即為再生電力」的理想。關鍵在於電網結構、基礎建設、當地政策、以及供應鏈合作的同步。Apple 若能在這些環節落實,將成為科技業中少見真正從產品、用電到製造、供應鏈全面轉型的案例。反之,則仍可能步入「宣布目標多、實際落地慢」的風險。

 

對於我們台灣地區的企業或研究單位,是一面鏡子:早做布局、全面思考(不只自己用電,還包括下游與用戶電力)、搭配量化數據與透明報告,才可能在2030年前真正達成可驗證的碳中和。

 

 

 

參考資料來源

1. Apple expands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across Europe. Carbon Credits, Oct 20 2025. https://carboncredits.com/apple-aapl-expands-renewable-energy-projects-across-europe-to-power-its-2030-carbon-neutral-vision/


2. Apple expands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across Europe. Apple Newsroom (EE), Oct 14 2025.


3. Apple to develop 650 MW solar and wind farms across Europe. Transformers-Magazine, Oct 15 2025.


4. Apple expands renewable energy portfolio across Europe. ESG News, Oct 15 2025.


5. Apple commits to be 100 percent carbon neutral for its supply chain and products by 2030. Apple Press Release, July 21 2020.


6. 95% of Apple’s supply chain commits to 100% renewable energy use by 2030. ESG Today, Apr 18 2024.


7. Apple makes strides towards reaching 2030 carbon neutrality goal … ESG Dive, Nov 7 2023.


8. Apple drives $600m renewable energy expansion in Europe. The Electricity Hub, Oct 2025.


9. Apple and global suppliers expand renewable energy to 13.7 GW. Apple Newsroom, Apr 2023.


10. Apple expands renewable energy footprint in Europe. Apple Newsroom (FI), Sept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