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學院
科楠
2024-12-25
2024 年 12 月 15 日至 19 日,全球數位治理領域的重要盛會──「2024 年網際網路治理論壇」(IGF 2024)於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舉行。論壇匯聚來自全球的專家、政策制定者及利益相關方,針對人工智慧(AI)治理、縮減數位鴻溝及增強網路安全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強調建立包容性解決方案與前瞻性策略的必要性。
人工智慧治理
人工智慧的倫理與治理成為論壇的核心議題之一。論壇上,各界探討了多層次治理模式,包括全球性的國際規範、自願性的產業承諾以及本地化的治理方法。例如,歐盟的《人工智慧框架公約》和七大工業國的廣島人工智慧進程被視為在創新與人權保障之間達成平衡的典範。
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可能加劇全球不平等的風險也受到關注。論壇呼籲採取措施縮減發達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的人工智慧差距,建議透過強化本地人工智慧生態系統、能力建設與公平分配技術基礎設施來解決這一問題。
縮減數位鴻溝
儘管全球數位化進程快速發展,但仍有約三分之一的人口無法上網。論壇指出,縮減數位鴻溝不僅是技術接入的問題,更需要追求「有意義的連結」,即提供安全、穩定且有效的數位使用體驗。
針對欠發達地區的連結問題,論壇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例如投資鄉村數位基礎建設、釋放未授權頻譜資源,以及利用低軌道衛星技術提升網絡覆蓋率。
此外,性別數位鴻溝也是一項重要議題。統計顯示,女性在科技產業高層管理職位的比例僅約 10%。與會者倡議透過導師計畫、文化敏感度培訓及能力提升專案,促進女性參與數位領域。印度的統一支付介面(UPI)及巴西的 PIX 系統被視為縮減數位經濟差距的成功範例,但需要強化消費者保護與數位素養教育。
網路安全
面對日益複雜的網絡威脅,論壇強調建立韌性數位基礎設施的迫切性。與會者呼籲制定具彈性的網路安全標準,同時考量本地化需求。
人工智慧在網路安全領域被視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用於提升威脅偵測及自動應對能力;但另一方面,其自身漏洞,如對抗性攻擊及資料污染,也帶來了新挑戰。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在建立網絡韌性時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論壇建議透過能力建設及本地化策略應對。
此外,網路外交被視為促進跨國合作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非洲及中東等區域,應更加積極參與全球協商,為制定國際網路規範及公平保護措施提供支持。
內容治理與環境永續
內容治理的複雜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尤為突出。雖然人工智慧具有潛力用於內容審核,但其倫理影響及偏見問題仍需關注。論壇同時聚焦虛假資訊問題,倡導數位素養教育、事實查核及多方合作來維護民主價值。
在環境永續方面,數位科技的碳排放問題成為熱議焦點。目前,數位產業佔全球碳排放約 4%。論壇呼籲推動永續 IT 採購、循環經濟策略以及更環保的人工智慧標準。此外,人工智慧在推進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潛力,例如即時數據分析及氣候預測,也受到積極討論。
展望未來:全球合作與在地應用
IGF 2024 強調,要將全球架構(如 WSIS+20 和全球數位契約)落實為可執行的本地政策,需依賴多方合作。從人工智慧倫理到縮減數位鴻溝,解決數位挑戰需要細緻、多層次且包容的方法。
論壇不僅是一個創新理念交流的平台,更是行動的號召:共同打造公平、永續及安全的數位未來。
Reference:
Digwatch:IGF 2024 and the future of AI, digital divides, and internet governance.
Copyright © 2024 利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Replace this text with information about you and your business or add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useful for your custo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