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學院
科楠偵碳事務所
2025-9-3
為什麼我們要關注 INC-5.2?
這場在 2025 年 8 月 5–15 日於日內瓦舉行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五屆第二階段(INC‑5.2)」不是我第一次注意,但這回的【失敗】尤其令人無法忽略,因為它事關人類能不能真正對塑膠污染下手。
這從 2022 年聯合國環境大會通過「以國際具法律約束力工具結束塑膠污染」的決議開始。議定一條綜合性、具約束力的條約,應涵蓋塑膠從設計、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周期。這理想很擺明,但談了三年多,目前還卡在半途。INC‑5.2 本應是最後一哩,結果談判又破局,我心中有酸澀,也認為我們得把血和現實都攤出來說。
INC-5.2 到底怎麼談?
議程時間與規模
INC‑5.2 在瑞士日內瓦聯合國 Palais des Nations 舉行,參與者超過 2,600 人,包括 183 個會員國代表、400 多個觀察組織,還有 70 位部長級代表與 30 位高層官員進行續邊場談。這規模告訴我:這是場重量級的談判。但談歸談,最後匯聚不了共識就如空中樓閣。
談判重點在哪?
早在 INC‑5.1(釜山,2024 年末)就已初步形成 Chair’s Text,想把它變成正式條約。但到了 Geneva,新的 Chair’s Draft(8 月 13 日)和 Revised Draft(8 月 15 日)依然遭全面否決。核心衝突包括:
這些我特別在我所關注的領域能看到:塑膠污染不止是一個環境議題,也是一種治理、設計、財務與制度的複合挑戰。
談判怎麼破局?真相有多硬?
核心對立方
一邊,一百多國、特別是歐盟、太平洋島國、小島國、非洲與拉丁美洲,推動「生產上限」、「化學管制」與全面生命周期管理。這些國家跟我有共鳴:用量不能再這樣無上限增長,這是污染的根源。【High Ambition Coalition】就是這條戰線代表。
另一邊,是石化出口國、美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印度等,他們反對生產上限,主張應該著重在「回收」、「設計改善」與「廢棄管理」。這場對立並非新鮮,但在 Geneva 對決到最後。
過程混亂、場面失控
11 天談判走到最後一天,主導者喊不下去就休會了。沒有通過任何版本的條約草案。會議主席劉易士·巴亞斯·瓦爾迪維索敲下「回鍋討論」的木槌,但結束意味著「破局」。
觀察者失望。Bjorn Beeler(IPEN)一句「共識已死」刺耳卻真實。綠色和平、GAIA、WWF 等環保組織批評談判是「犧牲野心換方便」,指出新草案缺乏力度,只像「回收方案」而非全面治理。
從科楠老師角度看,這場破局說了什麼?
1. 沒有行動,只剩空談
如果最重要的生產限額、化學管控、資金機制都談不下來,最終只能淪為「諒解備忘錄」,根本沒實施效力。這就是談判破碎的真相。
2. 共識制成僵局產生器
UN 一向追求「共識」,但如 Reuters 分析指出,某些龐大利益集團只需一票就能擋下全案。是不是該考慮改採「投票制」或另立新機制突破阻隔?這牽動治理設計,也牽動治理效率。
3. 石化集團掌握話語權太強
這場談判,其實也是治理者(政府)與被治理產業(石化)之間的權力鬥爭。當後者能置入談判阻力,談判就偏離公共利益。
4. 區域或菁英聯盟可能走出替代路線
針對「主會場卡死」,歐盟、加州、小島國等或許可以組成「更進取聯盟」先行規範,保持動能。這不是分裂,而是策略突破。
5. 真正影響力在設計與資金落地
談判焦點不僅是「要什麼」,更是「如何執行」。沒有資金支援、管制措施聲明空洞,談再多也只是文字紙上談兵。
可能的方向
短期
中期
長期
結語
看 INC-5.2 就像在看治理與利益的拉扯現場。一方面是全球需求壓力、大海正在被塑膠填滿;另一方面是石化利益、政治制度與談判模式互相纏鬥,難以突破。破局不是終點,而是警示:條約如果沒有粗骨架,沒錢、沒設計、沒落地,就像跑鞋沒鞋帶,跑也跑不動。
我的看法很直接:失敗不可美化,但也不能止步。治理設計要改、談判體制要革、私部門要入場、資金要對接。否則全球拿不到一紙協議,也拿不到真正的未來。
參考資料
* AP News:No end in sight to plastic pollution crisis as treaty negotiations in Geneva fail
* Reuters:Tough US stance casts gloom over plastics pollution deal after Geneva flop
* Reuters:Analysis: What can break the global deadlock over plastics?
Copyright © 2025 利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Replace this text with information about you and your business or add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useful for your custo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