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liBenefit Technology Co., Ltd.

圖靈學院
科楠老師
2025-10-30
摘要
兩起橫跨大西洋的事件,為全球石油巨頭的營運投下巨大變數。在美國,ExxonMobil公司正對抗加州政府新頒布的氣候揭露法規。在歐洲,法國法院判決TotalEnergies公司漂綠罪名成立。這些事件並非獨立個案。它們共同指向一個清晰的趨勢。全球對於企業氣候責任的要求正在從自願承諾轉向法律強制。企業的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聲明不再只是公關口號。它們正面臨法律的嚴格檢視。言行不一的代價正變得前所未有的高昂。
ExxonMobil挑戰加州透明度要求
ExxonMobil已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該公司試圖阻止加州兩項氣候新法的實施。這些法規要求在加州營運的大型企業揭露其溫室氣體排放與氣候相關的財務風險。ExxonMobil主張,這些法律侵犯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的言論自由權。公司認為,法規強迫其發表與加州氣候變遷觀點一致的言論。ExxonMobil同時指出,遵循法規將帶來高昂的成本,且數據的收集過程複雜,可靠性存疑。
這場訴訟的核心是加州的兩項開創性法案。第一項是參議院第253號法案(SB 253)。它要求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報告其完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包括了範疇一(直接排放)、範疇二(間接排放)以及最具爭議的範疇三排放。範疇三排放來自企業價值鏈中的所有間接活動,例如供應商的生產過程與消費者使用其產品所產生的排放。對於石油公司而言,範疇三排放通常佔其總碳足跡的80%以上。第二項是參議院第261號法案(SB 261)。它要求年營收超過5億美元的企業,每兩年發布一次報告,說明氣候變遷可能對其業務、策略與財務規劃構成的風險。

加州官員則認為,ExxonMobil的訴訟是為了規避透明度。他們主張,如果世界要實現氣候目標,企業必須對其活動的全部影響保持開放。這場法律戰的結果將產生深遠影響。如果法院支持ExxonMobil,可能會延遲美國其他州推動類似氣候揭露法規的進程。反之,如果加州勝訴,這將鞏固全球最嚴格的企業氣候報告指令之一,並可能加速全美乃至全球的企業氣候資訊透明化腳步。
範疇三排放的關鍵爭議
範疇三排放的揭露要求,是這場訴訟中最具爭議的部分。對於石油與天然氣公司來說,範疇三排放主要來自消費者燃燒其銷售的燃料。這些排放遠遠超過公司自身營運所產生的直接排放。ExxonMobil認為,追蹤全球供應鏈中的所有排放源是一項技術上極為困難且成本高昂的任務。公司擔心,這種要求會產生不可靠的數據,反而誤導公眾與投資者。
支持該法規的人士則有不同看法。他們指出,如果不計入範疇三排放,石油公司的氣候影響將被嚴重低估。一家石油公司可以聲稱其自身營運已經實現低碳化,但如果其銷售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大量排放,這種聲明就是誤導性的。透明的範疇三數據能夠揭示企業商業模式的真實碳密集度,並迫使企業重新思考其長期策略。
TotalEnergies漂綠判決的歷史警鐘
在法國,TotalEnergies則面臨了另一種形式的法律審查。2025年10月23日,巴黎一家法院作出一項歷史性判決。法院認定,TotalEnergies在2021年的一系列廣告中誤導了消費者。該公司聲稱自己是「能源轉型的主要參與者」,並將「氣候置於其戰略核心」,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然而,法院指出,與這些宏偉聲明同時發生的,是該公司對新的石油與天然氣項目的持續投資。這種行為與達成《巴黎協定》目標所需的立即減少化石燃料生產的科學建議背道而馳。
這起由法國地球之友、法國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提起的訴訟,最終以原告方的勝利告終。法院命令TotalEnergies在一個月內移除或修改其網站上的爭議性聲明,並在其網站首頁顯著位置刊登判決摘要,為期180天。若不遵守,將面臨每日高達2萬歐元的罰款。這項判決的意義非凡。它是全球範圍內,首次有法院判定大型石油與天然氣公司的「淨零」和「能源轉型」敘事構成非法的漂綠行為。它為全球範圍內打擊不實氣候聲明樹立了重要的法律先例。
支持訴訟的法律非營利組織ClientEarth的律師Jonathan White表示:「近年來,TotalEnergies似乎在其自己的『能源轉型』旗號下,繼續不受阻礙地推進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法院認為,這些聲明構成誤導性行銷。這項里程碑式判決向歐洲及其他地區的其他石油與天然氣巨頭發出明確警告:聲稱自己是轉型的一部分,同時支持新的化石燃料項目,將付出經過驗證的法律代價。」
漂綠的法律定義與後果
TotalEnergies案件為「漂綠」的法律定義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漂綠不僅僅是誇大環保成就。它是指企業的公開聲明與其實際行為之間存在實質性的不一致。當一家公司宣傳自己致力於氣候解決方案,卻同時將大部分資本投入擴大化石燃料生產時,這種矛盾就構成了漂綠。法院的判決明確指出,企業不能僅僅依靠遙遠的淨零目標來掩蓋其當前的高碳排行為。承諾必須與可驗證的、當下的行動相匹配。
這項判決的影響不會僅限於法國或TotalEnergies。它為其他國家的法院和監管機構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法律框架。其他石油與天然氣公司也使用了類似的行銷語言。它們聲稱自己正在引領能源轉型,同時繼續投資於新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這些公司現在面臨更高的法律風險。投資者和消費者可能會援引TotalEnergies案例,對其他企業提起類似訴訟。
全球氣候訴訟浪潮洶湧
ExxonMobil和TotalEnergies的案件,只是全球氣候訴訟浪潮中的兩朵浪花。根據倫敦政經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的數據,截至2025年中期,全球已累計記錄了超過3000起氣候相關訴訟案件。這股浪潮正從主要針對政府,轉向將矛頭對準企業。在美國以外的地區,約有40%的新案件將企業列為被告。自2015年以來,已有超過230起訴訟直接針對企業的氣候行為提起。在已結案的77起案件中,超過一半的判決有利於原告。
這些訴訟的類型多樣。有些案件挑戰企業的減排目標不足或減排行動遲緩。另一些則指控企業在氣候風險揭露上誤導投資者。漂綠訴訟的數量也在迅速增加,原告指控企業的環保聲明與其實際營運不符。還有一類訴訟試圖讓企業為氣候變遷造成的實際損害承擔責任,例如極端天氣事件對社區造成的破壞。這些法律挑戰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財務與聲譽風險。罰款、法律費用以及品牌形象受損,都可能直接衝擊公司的市場價值。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也意味著在評估能源行業的投資時,必須增加一個新的風險維度:法律訴訟風險。

訴訟目標的轉變
氣候訴訟的目標正在發生變化。早期的氣候訴訟主要針對政府,要求它們採取更積極的氣候政策或停止批准高碳排項目。現在,越來越多的訴訟直接瞄準企業。這種轉變反映了一個認知的改變:企業不僅是氣候問題的受害者,也是問題的製造者和解決方案的關鍵參與者。如果企業繼續擴大化石燃料生產,即使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全球也無法實現淨零排放。
針對企業的訴訟還有一個戰略優勢。與政府不同,企業更容易受到聲譽損害和市場壓力的影響。一場失敗的訴訟可能會導致投資者撤資、消費者抵制以及監管機構加強審查。即使企業在法庭上獲勝,訴訟過程本身也會吸引媒體關注,迫使企業公開為其氣候政策辯護。這種透明度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承諾與現實的巨大鴻溝
企業的氣候承諾與其實際資本支出之間存在巨大落差。這正是當前法律訴訟與監管壓力的核心所在。國際能源署(IEA)在其《2024年世界能源投資報告》中揭示了這一分裂現實。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預計將達到2兆美元,幾乎是化石燃料投資(約1兆美元)的兩倍。太陽能光電的投資尤其突出,預計將超過5000億美元,超越了所有其他發電技術的總和。
然而,這些宏觀數據掩蓋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細節。石油與天然氣公司在推動清潔能源轉型中的角色遠不如其公開聲明那樣積極。IEA的數據顯示,儘管油氣行業的總體投資保持強勁,但其投入清潔能源領域的資金比例仍然很小。2024年,最大的幾家石油公司在新化石燃料項目上投入了超過4000億美元。相較之下,它們在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卻不足800億美元。這種超過五比一的投資失衡,削弱了它們關於淨零排放承諾的可信度。
許多大型石油公司都設定了2050年或更早的淨零排放目標。它們的年度報告和行銷活動中充滿了對再生能源、碳捕捉技術和綠色氫能的願景。但資本流動的方向講述了另一個故事。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與未來投資的核心,仍然牢牢地繫於化石燃料的開採與銷售。這種言行不一的策略,正是漂綠訴訟的主要攻擊目標。當一家公司聲稱自己是氣候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其資產負債表卻顯示它仍在加倍押注於問題本身時,法律風險便隨之而來。
投資者的覺醒
投資者正在對這種落差做出反應。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地要求企業提供詳細的氣候轉型計畫,而不僅僅是長期目標。他們想知道公司計劃如何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調整其業務組合。他們要求看到資本支出計畫與淨零承諾之間的一致性。一些投資者已經開始撤出對氣候表現不佳的公司的投資。其他投資者則透過股東提案和董事會投票施加壓力,要求公司改變策略。
這種投資者行動主義正在產生實際影響。一些石油公司已經開始調整其投資組合,增加對低碳技術的投資。但變化的速度仍然緩慢。對於許多公司來說,化石燃料業務的利潤率仍然遠高於再生能源項目。在沒有更強有力的監管壓力或更高的碳價格的情況下,公司缺乏足夠的經濟動機來進行根本性的轉型。

氣候揭露法規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
為了彌合承諾與行動之間的鴻溝,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正在採取行動。強制性的氣候資訊揭露法規,正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工具。加州的SB 253和SB 261法案就是這一趨勢的典型代表。它們迫使企業量化並公開其對氣候的影響以及氣候對其業務的潛在衝擊。
這種從自願性報告轉向強制性揭露的趨勢並不僅限於加州。歐盟已經在實施其《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該指令對在歐盟營運的大型企業提出了詳細的ESG報告要求。日本、加拿大、英國等國也正在建立或已經實施了類似的強制性氣候揭露框架。這些法規的核心目標是一致的:提高透明度,為投資者、消費者和監管機構提供可比較、可靠的資訊。
透過將範疇三排放納入報告範圍,監管機構試圖呈現企業活動的全貌,防止企業僅透過出售高碳排資產來美化其自身的排放數據。透明的數據將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並促使企業將氣候風險更深入地整合到其核心戰略中。支持者認為,這些法規將推動企業更積極地減少排放,因為它們的氣候表現將變得可見且可比較。
企業的挑戰與機遇
對於企業而言,這些新的揭露要求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挑戰在於,收集和驗證範疇三排放數據需要大量的資源和技術能力。企業需要與供應商合作,追蹤整個價值鏈中的排放。它們還需要開發新的內部系統來管理和報告這些數據。對於跨國公司來說,這意味著要協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報告標準,這本身就是一項複雜的任務。
但這些挑戰也帶來了機遇。透明的氣候數據可以幫助企業識別其價值鏈中的碳排放熱點,並找到減排的機會。它們可以與供應商合作,推動整個產業鏈的低碳轉型。對於那些在氣候行動上領先的企業,透明的報告可以成為競爭優勢。它們可以向投資者和消費者展示其真正的氣候領導力,而不僅僅是行銷口號。
能源轉型的十字路口
ExxonMobil的訴訟和TotalEnergies的判決,標誌著石油行業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政府和社會要求加速去碳化。另一方面,許多公司的商業模式仍然深植於化石燃料經濟。這兩起案件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衝突形式。ExxonMobil的法律挑戰是針對監管本身的直接抵抗。TotalEnergies的案件則揭示了當企業的公開形象超越其實際進展時所面臨的後果。
無論結果如何,一個明確的訊息已經傳出:氣候課責的時代已經到來。企業不能再躲在模糊的長期目標和精心設計的行銷活動背後。法院、監管機構和投資者現在要求的是可驗證的數據和與承諾相符的具體行動。對於石油巨頭而言,這意味著它們必須真正將低碳投資置於其資本配置的核心,系統性地提高營運透明度,並使其商業戰略與可信的氣候科學目標保持一致。
那個可以輕易做出承諾而無需接受嚴格檢驗的時代正在結束。一個以數據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的可衡量課責時代,正拉開序幕。石油公司面臨的選擇很清楚:要麼真正轉型,要麼面對越來越多的法律挑戰和市場壓力。歷史將會記錄,它們在這個關鍵時刻做出了什麼選擇。
3.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2024). World Energy Investment 2024: Overview and key findings.
4.California Legislative Information. Senate Bill No. 253: Climate Corporate Data Accountability Act.

Copyright © 2024 IntelliBefit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place this text with information about you and your business or add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useful for your custo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