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in Turing Academy cover three major themes: ESG Net Zero Laboratory, AI Laboratory and Lean Management Laboratory. We will share articles on related topics from time to time. We also welcom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above topics to submit articles and share them with you. Insights (I want to contribute)

「異類晶體 PtBi₂:我們從未見過的超導路徑」

 

 

利創智能圖靈學院
科楠老師
2025-11-26

 

引言

 

    當科學家發現一種材料時,他們會先問兩個問題:這東西是什麼?為什麼會特別?在 2025 年11 月,一項刊登於 Nature 的研究指出:材料 PtBi₂ 在其頂面與底面具備超導性,但其電子配對方式與以往超導體完全不同。真的從未見過。本文將帶你從晶體結構、電子行為、配對對稱性,到量子計算可能應用,一路看懂這「異類」晶體的來龍去脈。


背景:超導是什麼?為什麼值得重視

 

    「超導」這兩字乍聽神秘,實際上是電子配對、無電阻、完全抗磁效應的物理現象。當電子在特定條件下成為 “庫珀對”(Cooper pair),它們能夠穿過晶體而不損失能量。這種現象自 1911 年被發現後,就被奠定為電力傳輸、磁浮列車、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的未來希望。但大多數超導體都有明確框架:配對對稱性(s-波、d-波、p-波等)、超導轉變溫度(Tc)、以及配對電子的空間角動量。若出現與既有分類完全不同的配對對稱性,那就像發現一條從未被踏過的路徑。這也是 PtBi₂ 讓人興奮的原因。


材料介紹:PtBi₂ 是什麼?

 

    PtBi₂(鉑-鉍二)是由鉑 (Pt) 與鉍 (Bi) 組成的化合晶體。在這篇研究中,它被描述成一種 “普通金屬外表但內部電子行為不尋常”的晶體。

 

關鍵特點包括:

 

  • 電子被限制在晶體的頂面與底面,形成表面態(surface states)─這是所謂「拓撲」電子行為的典型特徵。
  • 晶體內部(bulk)並未變成超導,而只有表面變成超導。換句話說,是「表面超導」而非整塊超導。
  • 配對電子的方向有六條對稱方向在表面上,拒絕配對。這點與傳統超導體大相逕庭。

 

換句話說,表面是超導,內部不是;電子「只挑某些方向配對」,還具備六重旋轉對稱(C₆)=這在超導物理中極罕見。


核心突破:i-波配對與六重節點

 

    這項研究最讓人驚訝的在於配對對稱性的突破。傳統超導體常見的是 s-波(l = 0)、d-波(l = 2)等配對。

而在 PtBi₂ 上,研究團隊發現其表面電子配對呈「i-波」(l = 6)對稱性,也就是說配對波函數沿六條方向表現出節點(即配對強度為零的方向)。

 

研究指出:

 

  • 透過角分辨光電子能譜(ARPES)觀察到,在 PtBi₂ 的頂面,表面態開啟能源缺口 (gap),但在六條特定方向,缺口為零,意味配對消失。
  • 這些節點正好位於费米弧 (Fermi arcs) 中央。费米弧是拓撲半金屬 Weyl 半金屬的一種特徵。
  • 配對只在表面,內部電子仍維持金屬狀態。

 

一句話:這是第一個經實驗確認「i-波」超導態的材料。


拓撲超導+馬約拉納費米子:量子計算的希望

 

    為什麼這種新形式的超導體值得重視?關鍵在於「拓撲超導」與「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s)」的潛力。

PtBi₂ 符合以下條件:

 

  • 它是拓撲 Weyl 半金屬,具有表面电子限制機制。
  • 表面電子形成配對並呈現特殊對稱性。
  • 在邊界(晶體步階邊、表面邊緣)出現理論上可控的馬約拉納粒子,這是構建「拓撲量子位元」(topological qubit)所需的材料特性。

 

對量子計算社群而言:這種材料或許可成為實現抗雜訊、具容錯性的量子位元的基礎。說白了:這不是一般的超導,它是「玩拓撲與量子邊緣效應的超導」。


為什麼這個材料「異類」?

 

回顧三大異常特徵:

 

1. 表面超導+內部金屬:大多超導體是整塊材料變超導。PtBi₂ 則只在頂部、底部變超導。
2. i-波(l = 6)配對對稱性:過去最多看到 d-波(l = 2)或 p-波(l = 1)。i-波是真實被實驗觀察到的新高階配對。
3. 電子配對拒絕六條對稱方向:配對並非對所有方向均等,而是沿六條方向「不配對」——這非常罕見。

 

這些特性讓研究者說:「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超導」—標題也如此寫。


對材料科學與科技應用的意義

 

1. 材料設計的新視角


    這個發現告訴我們:配對對稱性未必侷限於傳統 s/d/p-波。未來材料科學家可能探索更多高階波型、更多對稱操作空間。這對超導材料設計是一大突破。

 

2. 量子計算材料平台


    由於馬約拉納費米子被認為是拓撲量子位元的關鍵,PtBi₂ 提供的邊緣態結構與配對節點機制使其成為優良候選物。量子硬體公司、國際研究團隊可將其納入材料清單。

 

3. 半導體/超導融合可能


    這種表面超導結構暗示:或可與傳統電子/拓撲電子材料整合。想像超導「薄膜」只在表面運作,內部維持普通電子流動,這為新型晶片構造提供想像空間。

 

挑戰與現實考量

 

    當然,這條「異類路徑」也不是一路順風。幾個重要挑戰必須清楚:

 

  • 超導轉變溫度 (Tc) 很低:研究指出 PtBi₂ 在低於約 10 K 時展現表面超導性。這仍屬極低溫範疇,尚未進入常溫或接近實用冷卻條件。
  • 樣品製備及穩定性:要精確製作頂面/底面的超導層、製造恰當邊界(step edges)以誘發馬約拉納態,製程難度高。研究指出「可藉由製造步階邊緣數量」來控制馬約拉納。
  • 理論仍未完全理解:研究者本人亦指出「我們還不理解這種配對的成因」。([SciTechDaily][3])
  • 從實驗室到工業化仍有距離:即便材料具潛力,從基礎物理到量子硬體、大面積製備、系統整合仍需多年。

 

結語:一條不同尋常的路

 

    當我們回頭看這篇資料:一個看似「主流金屬晶體」PtBi₂,卻隱藏著前所未見的超導機制、一旦實用便能改變量子計算場域。這條路不會是常規、也不是易走。但「不同尋常」正是創新所在。對於臺灣而言,我們若能儘早投入這類材料研究、構築國際合作、並結合產業鏈節點,那麼當這條路真正能商用時,我們就不只是跟跑者,而可能是策動者。最後,如果超導體界是極地探險,那 PtBi₂ 就是那條從未有人踏足的小道——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地圖,而不是終點。讓我們攜帶好望遠鏡、帶上熱可可,一起往那條未知路出發。

 

參考資料

 

[1]: "Topological nodal i-wave superconductivity in PtBi 2"  


[2]: "“We Have Never Seen This Before” – New Crystal Superconductor Is the Strangest of Its Kind" 


[3]: "Unconventional Materials: PtBi2 Supercondu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