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in Turing Academy cover three major themes: ESG Net Zero Laboratory, AI Laboratory and Lean Management Laboratory. We will share articles on related topics from time to time. We also welcom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above topics to submit articles and share them with you. Insights (I want to contribute)

日本溫室氣體排放創歷史新低:台灣減碳政策的借鏡與前瞻

 

 

科楠偵碳事務所編輯
2025-4-29

 

    2025年4月,日本環境省公布了2023財政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顯示總排放量降至10.71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前一年度減少4%,創下自1990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值。 

 

這一成就標誌著日本在減碳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但同時也揭示了未來仍需面對的諸多挑戰。

 

📉 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根據《路透社》報導,2023財政年度日本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歸因於以下幾個因素: 

 

- 能源消耗減少:工業活動的放緩導致能源需求下降,從而減少了排放量。

 

- 再生能源使用增加: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佔比提高至22.9%,較前一年增加1.1個百分點。

 

- 核電廠重啟:核能佔比上升至8.5%,較前一年增加2.9個百分點,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此外,各部門的排放量也有所下降:

 

- 工業部門:下降4.0%

 

- 商業與服務業:下降6.2%

 

- 家庭部門:下降6.8%

 

- 交通運輸:下降0.7%

 

這些數據顯示,日本在多個領域同步推進減排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 與長期目標的距離

 

    日本政府設定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排放量較2013年減少46%,並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截至2023財政年度,排放量較2013年已減少23.3%,顯示出積極的進展。 環境大臣淺尾慶一郎在記者會上表示:「減排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但只完成了一半」,強調公私部門需持續努力。

 

🌐 國際觀察者的評估

 

    儘管日本在減排方面取得了進展,國際觀察者對其政策仍持保留態度。根據Climate Action Tracker的評估,日本的氣候政策和行動被評為「不充分」,認為目前的政策將導致2030年的排放量僅比2013年減少31%至38%,未達成其國家自主貢獻(NDC)目標。 此外,該機構建議日本應加強減排目標,並停止對海外化石燃料項目的資助。

 

🔋 能源結構的轉型挑戰

 

    日本的能源結構仍以化石燃料為主,2023財政年度火力發電佔比為68.6%,其中煤炭佔28.3%,天然氣32.9%,石油7.4%。 

儘管再生能源和核能的佔比有所增加,但要實現碳中和目標,仍需進一步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此外,日本在開發地熱能方面也面臨挑戰。

 

截至2023年3月,日本的地熱發電容量約為500兆瓦,與1995年持平,顯示出在該領域的發展停滯不前。

 

台灣的借鏡與建議

 

    日本在減碳方面的成就為台灣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台灣應根據自身的國情,制定適合的減碳策略,並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 總結

 

    日本在2023財政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創下歷史新低,顯示出其在減碳方面的努力和成效。然而,距離實現長期目標仍有一段路要走。未來,日本需要在政策、技術和行為等多方面持續推進,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