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in Turing Academy cover three major themes: ESG Net Zero Laboratory, AI Laboratory and Lean Management Laboratory. We will share articles on related topics from time to time. We also welcom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above topics to submit articles and share them with you. Insights (I want to contribute)

探索自願性碳市場:企業減碳策略與台灣的機會

 

圖靈學院
科楠
2024-12-04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日益嚴峻,企業和個人對於減少碳排放的需求不斷增加。根據《碳信用》(CarbonCredits.com)的報導,自願性碳市場(Voluntary Carbon Market, VCM)正迅速成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工具,為多方提供購買和出售碳抵消信用的機會。本文將深入探討自願性碳市場的運作模式、參與者及其對台灣的啟示,並結合相關數據和案例分析台灣的未來發展機會。

 

什麼是自願性碳市場?


    自願性碳市場是一個由企業、政府機構、非營利組織甚至個人自發參與的市場,其核心目的是透過購買碳抵消信用來抵消無法避免的碳排放量。這些碳抵消信用代表專案開發商完成的減碳行動,例如植樹造林、再生能源項目或廢棄物處理技術等。


與受政府或國際規範的合規性碳市場(Compliance Carbon Market)不同,自願性碳市場的運作並不受強制約束,而是基於參與者的社會責任意識及環境承諾。例如,微軟和谷歌等企業已將參與自願性碳市場列入其可持續發展目標。

 

Source: https://carboncredits.com/what-is-the-voluntary-carbon-market/


自願性碳市場的運作模式


自願性碳市場的運作分為三個主要步驟:


1.碳抵消專案的開發與認證: 開發商設計並執行減碳專案,這些專案必須符合國際認證標準,例如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或Gold Standard(GS)。認證過程確保專案的減碳效益真實、可量化且具持續性。


2.碳信用的生成與交易: 通過認證的專案可產生碳抵消信用,這些信用可在市場中交易。信用價格根據專案的品質、規模及市場需求而有所不同。高品質專案的碳信用,尤其是涉及生態保護或社會效益的專案,通常價格更高。


3.碳信用的購買與使用: 企業或個人購買碳信用後,可以將其用於抵消自身排放。例如,一家航空公司可以用碳信用抵消其無法減少的飛行碳排放,實現碳中和。

 

自願性碳市場的規模與成長潛力

 

 

   Source: https://carboncredits.com/what-is-the-voluntary-carbon-market/

 

    根據市場研究,全球自願性碳市場的價值在2022年已達約20億美元,並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快速增長。隨著企業減碳目標的增加,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推動價格和交易量的上升。


其中,亞洲市場的發展尤為值得關注。許多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和日本,正在推進碳交易相關政策與市場化機制。台灣作為亞洲區域的重要經濟體,在這一領域具有巨大潛力。

 

自願性碳市場對台灣的啟示


    台灣在應對氣候變遷和推動綠色轉型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但碳排放仍居高不下。參與自願性碳市場為台灣提供了以下幾點啟示:


1.助力企業實現碳中和: 台灣的科技製造業在國際供應鏈中佔有重要地位,參與自願性碳市場能幫助企業滿足國際客戶的碳中和要求。例如,半導體和電子製造業可通過購買碳信用來抵消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排放。


2.發展本地碳抵消專案: 台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例如山林、生態保護區和農業土地,這些資源可用於開發碳抵消專案。例如,林業保護和再造林專案不僅能產生碳信用,還能提高生物多樣性和水資源保護。


3.提升市場競爭力: 台灣可以積極參與國際碳信用交易市場,提升本地專案的國際知名度和信任度。通過與國際標準接軌,吸引更多外國企業購買來自台灣的碳信用,創造新的經濟收益。
 

案例分析:森林保護與碳信用


    一個成功的案例是東南亞國家的森林保護專案。這些專案通常包括防止非法砍伐、推動可持續農業和支持當地社區發展等。這類專案的碳信用在國際市場上需求旺盛,為專案開發者帶來穩定收益。類似模式可在台灣的森林保護專案中推廣,特別是在阿里山和雪霸等自然保護區域。

 

挑戰與未來展望


    儘管自願性碳市場充滿潛力,但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碳信用的品質問題和市場透明度不足可能影響參與者的信任。此外,台灣在政策支持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例如制定清晰的碳信用交易規範和提供金融支援。


未來,台灣可以考慮以下策略:

  • 建立全國性的碳信用登錄系統,確保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
  • 與國際認證機構合作,提高台灣專案的國際競爭力。
  • 推動教育與宣傳,增加企業和個人對自願性碳市場的認識與參與。

 

結語


    自願性碳市場不僅為企業提供了實現碳中和的有效工具,也為台灣創造了發展環境經濟的新機遇。透過積極參與並開發高品質的碳抵消專案,台灣有望在全球氣候行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同時推動本地環境與經濟的永續發展。

 

 

新聞來源:carboncredi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