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Benefit Technology Co., Ltd.
圖靈學院
科楠
2025-02-15
氣候危機的警鐘:2°C目標已無法實現
根據最新的氣候科學研究,科學家們發出最嚴峻的警告:人類社會試圖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2度內的努力已經「不可能」實現,地球正加速邁向無法逆轉的氣候變遷。這項令人震驚的結論來自於著名氣候學家詹姆斯·漢森(James Hansen)及其團隊發表的最新論文,進一步佐證了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以及應對失敗的現實。
漢森博士是美國前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ISS)的主任,曾於1988年在美國國會首次提出全球暖化的科學證據,推動了全球氣候行動。然而,他現在的研究結果顯示,全球升溫的速度比科學家過去預測的還要快,這意味著2°C目標已經不可能實現,而這將對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
全球暖化的加速:地球正在超越關鍵門檻
科學家長期以來警告,全球暖化的臨界點主要集中在1.5°C與2°C之間。根據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各國政府承諾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1.5°C至2°C之內,以防止最嚴重的氣候後果。然而,2023年與2024年的全球平均氣溫數據顯示,地球的氣溫已經短暫突破1.5°C的門檻,而長期趨勢顯示,這一門檻將很快被永久突破。
漢森博士的研究強調,2°C目標「已死」,因為即使人類立刻停止所有化石燃料的使用,全球氣溫仍將持續上升。他指出,影響氣候變遷的核心機制並非僅限於二氧化碳(CO₂)排放,還包括氣膠污染的減少、極地冰層融化加速、森林火災頻率上升,以及海洋吸收熱量的變化。
減少氣膠污染,反加劇暖化速度
傳統上,燃煤電廠、工業生產及航運業產生的大量氣膠(Aerosols如硫酸鹽微粒)能夠暫時反射部分太陽輻射,減緩全球暖化的進程。然而,隨著全球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加強空氣污染控制,這些能夠短暫冷卻地球的氣膠大幅減少,意外導致全球暖化的速度加快。
漢森博士指出,這種「潔淨空氣悖論」使得全球變暖加劇,因為雖然減少氣膠對健康有益,但它也讓地球失去了一層保護,導致全球溫度上升速度更快。這種意外效應使得人類減少碳排放的努力受到挑戰,全球氣候政策面臨更複雜的困境。
潔淨空氣悖論並不是要阻止減少污染,而是提醒氣候與空氣污染控制需同步考量:
1.逐步減少污染:讓氣候適應減少氣膠的影響,而非突然去除。
2.發展低碳能源:減少污染的同時避免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如太陽能、風能。
3.碳移除技術(CDR):如直接空氣捕獲(DAC)、自然碳封存(如植樹及森林復育)。
美國川普政府的氣候政策與全球影響
在全球努力應對氣候變遷的同時,美國現任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自2024年重新上任以來,再度推動一系列與巴黎氣候協定背道而馳的決策,使得全球減碳行動面臨巨大挑戰。
1.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2025年):川普政府再次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削弱了全球氣候合作的信心。
2.放寬環保法規:川普政府大幅削弱拜登時期的環保法規,包括放寬化石燃料企業的排放標準,允許更多煤礦與石油開採。
3.支持燃煤產業:川普多次公開表態支持燃煤產業,並推動「能源主導戰略」,試圖恢復美國的煤炭開採與出口。
4.削減清潔能源補助:川普政府削減對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補貼,使美國的綠能發展腳步放緩。
5.否認氣候變遷科學:川普政府多次質疑氣候變遷的科學依據,並在政府內部壓制相關研究。
這些決策不僅影響美國本土的碳排放,也對全球氣候行動帶來嚴重阻力。雖然部分州政府和企業仍在推動減碳行動,但川普政府的政策已讓全球暖化進一步惡化。
我們該如何應對?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全球各國政府、企業與個人都必須採取行動:
雖然2°C目標可能無法實現,但我們仍有機會避免更嚴重的氣候災難。現在,就是決定未來的關鍵時刻。
Copyright © 2024 IntelliBefit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place this text with information about you and your business or add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useful for your custo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