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in Turing Academy cover three major themes: ESG Net Zero Laboratory, AI Laboratory and Lean Management Laboratory. We will share articles on related topics from time to time. We also welcom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above topics to submit articles and share them with you. Insights (I want to contribute)

Shell與微軟:2024年最大碳權購買者,他們如何推動全球淨零?

 

 

圖靈學院
科楠
2025-01-24

 

    根據《CarbonCredits.com》的最新報導,Shell與微軟在2024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權購買者,積極投資於各類碳減排專案,以實現其氣候目標並加速企業的淨零轉型。本文將探討這兩家公司在碳抵消領域的佈局、支持的具體專案類型及其對全球減碳目標的影響。

 

全球碳權市場的發展趨勢

 

    隨著各國政府與企業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碳權市場的需求持續攀升。根據報告指出,2024年碳權市場的總值預計將突破數百億美元,企業透過購買碳權來達成內部減碳目標、符合法規要求並提升其永續形象。Shell與微軟等大型企業的積極參與,不僅加速了市場的成熟,也帶動了高品質碳抵消專案的發展。

 

Shell的碳中和策略與支持專案

 

    Shell作為全球能源巨頭,近年來積極推動其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為實現此目標,Shell透過購買大規模碳權來抵消其運營中的碳排放。根據報導,Shell在2024年主要支持以下類型的碳抵消專案:

 

1. 森林碳封存專案  
   - Shell投資於巴西、印尼及非洲的森林保護計畫,通過防止森林砍伐來保持生態系統的碳匯功能。
   - 這些專案除了保護生物多樣性,還能為當地社區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可持續發展。

 

2. 再生能源專案  
   - 透過投資太陽能與風能發電項目,Shell希望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將這些綠色能源專案所產生的碳減排量轉化為可交易的碳權。

 

3. 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  
   - Shell在多個地區部署碳捕捉技術,將工業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捕捉並儲存於地下,減少溫室氣體進入大氣層。

 

微軟的碳抵消策略與專案佈局

 

    微軟早在2020年即承諾在2030年達到「碳負排放」,並在2050年前抵消自創立以來所有的碳足跡。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微軟投入大量資金於高品質碳抵消專案,2024年支持的主要專案包括:

 

1. 土壤碳封存專案  
   - 微軟與農業合作夥伴合作,推動再生農業技術,以改善土壤健康,增加碳封存能力,並減少化學肥料使用。

 

2. 藍碳專案  
   - 該公司積極投資於紅樹林、海草床等沿海生態系統的修復,這些自然生態系統具有極高的碳吸收潛力。

 

3. 技術驅動的碳移除專案  
   - 微軟支持基於人工智慧與數據分析的減碳技術,幫助監測並優化碳移除的效果。

 

這些投資如何影響全球減碳目標?

 

    Shell與微軟在碳權市場的積極佈局,對全球減碳目標具有深遠影響。

 

1. 促進市場標準化與透明化  
   - 這兩家企業的參與有助於推動碳抵消市場的標準化,提高專案的透明度與可信度。

 

2. 推動創新與技術進步  
   - 透過資金支持,更多創新型的碳減排技術得以開發並大規模應用,進一步促進全球的減碳進程。

 

3. 提高企業責任意識  
   - Shell與微軟的投資行動樹立了企業減碳的典範,促使其他企業效仿並加入全球淨零行列。

 

挑戰與未來展望

 

    雖然Shell與微軟在碳抵消領域的投資為全球減碳帶來了積極影響,但仍面臨一些挑戰,包括:

 

1. 碳抵消專案的品質問題 
   - 低品質的碳權專案可能無法真正達到減碳效果,因此確保專案的真實性和額外性仍是未來的關鍵。

 

2. 政策與法規的不確定性  
   - 不同國家的碳市場政策差異較大,可能影響企業的長期投資策略。

 

3. 內部減排與碳抵消的平衡  
   - 企業應在積極採取內部減排措施的同時,將碳抵消作為輔助工具,而非唯一手段。

 

結論

 

    Shell與微軟的積極投資為全球淨零目標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現了大型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領導地位。然而,為了真正達到減碳的長期目標,企業必須在內部減排與碳抵消之間取得平衡,確保所有投入皆能實現環境效益。同時,未來碳市場的發展將依賴於國際政策的協調、標準化機制的完善以及技術創新的推動。

 

未來,隨著更多企業參與碳抵消行動,全球碳市場將逐步成熟,並為各行各業提供切實可行的減碳解決方案,助力全球邁向更綠色、更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