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in Turing Academy cover three major themes: ESG Net Zero Laboratory, AI Laboratory and Lean Management Laboratory. We will share articles on related topics from time to time. We also welcom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above topics to submit articles and share them with you. Insights (I want to contribute)

「ICVCM 批准六大碳移除方法:提升自願碳市場誠信與機遇」

 

 

圖靈學院
科楠偵碳事務所
2025-10-7

 

    ICVCM 批准六大碳移除方法:自願碳信用市場迎來誠信轉捩點

自願碳信用市場(VCM, Voluntary Carbon Market)正一步步走向更高標準。2025 年,Integrity Council for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簡稱 ICVCM)宣布通過六項新的「工程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方法論,使得市場上有條件的碳信用能貼上更具公信力的 CCP 標籤。這是市場從質疑走向信任的一大里程碑。

 

這項決策不只是技術認可,更是市場治理的進階。它藉由明確框定哪些方法可獲高完整性認證,替買方與開發方厘清秩序。下面我們逐步拆解這次批准的背景、方法、意義與風險。


背景:為什麼市場急需「標準化」與「誠信機制」

 

    過去,自願碳市場因為標準多、評估條件不一致,以及部分項目宣稱的減碳效果難以驗證,常被批評為「綠色漂綠」或「虛假減碳」。許多企業與資本進入前態度謹慎。

 

為了遏止這種亂象,ICVCM 於 2022 年成立,目標是為自願碳市場建立一套全球通用的「質量門檻」。ICVCM 訂出的核心工具是 Core Carbon Principles(CCPs),也就是十條基準,用以評斷碳信用計畫與方法是否具有科學性、透明度與可驗證性。

 

在早期評估中,有研究指出:大約三成既存碳信用未能通過 CCP 標準的檢驗。特別是在「額外性(additionality)」這一關鍵指標上,一些可再生能源或排放避免項目被認為即使沒有碳信用市場收入也可能進行,使其信用價值受質疑。

 

換句話說,市場長期缺少一套動態、公正、可驗證的篩選機制。ICVCM 的角色,就是扮演那把篩子。


批准的六項新碳移除方法是什麼?

 

 

    在 2025 年 10 月,ICVCM 宣布通過下列六項新的工程碳移除方法論(以及兩項森林方法更新):

 


另外,ICVCM 同時批准兩項森林/自然基底更新方法:

 

1. CAR Mexico 森林協議 v3(改進林業管理)
2. VM0047 v1.1(造林與再造林)

 

值得注意的是,僅採用這些已批准版本的方法,才能讓其發行的碳信用獲得 CCP 標籤。若開發者採用舊版或未經批准的方法,即便技術原理相同,也不自動獲得認可。

 

現狀與潛力:小批量信用,龐大潛在管道

 

    目前,這些新方法尚處於初期階段。已發行的碳信用量約為 3 萬張左右。

 

但潛在應用與計畫數量具備擴張空間:

 

  • 在採用 Isometric 方法的計畫中,已有 24 個項目進入註冊階段,預估未來可每年發行超過 320 萬張碳信用。
  • 在 Gold Standard 的加速碳酸化混凝土方法中,約 15 個項目串列中,潛在發行量為 9,000 張左右。
  • 針對 CAR Mexico 森林協議 v3,已有超過 810 萬張碳信用發行,但並非全部符合 CCP 標籤的新規定。

 

整體而言,透過這次批准,市場容納更多「可信度更高的碳移除方法」,為未來數百萬至十億張信用量提供潛在備選。


這次批准為什麼重要?

 

1. 標準化選擇,減少市場混亂

 

過去開發者為方法多為自行比對、比爭,沒有統一門檻。此次核准具體列出「可用版本」與「應用範圍」,可降低爭議和模糊空間。

 

2. 提升買方信心

 

對企業與投資人來說,「這張信用真是可信的嗎?」是最核心的疑慮。有 CCP 標籤,即提供一個較有公信力的參考。這讓買方願意下單、願意承擔市場價格風險。

 

3. 資本更可能流向具備科學驗證的方法

 

當市場信任機制強化,資本就有誘因往「真正可長期移除 CO₂」的技術靠攏。這對尚在技術發展階段的工程移除領域是一種催化。

 

4. 更有望納入法規或合規市場

 

目前多數國家仍將自願碳信用視為補充工具。但若未來政府允許 CCP 標籤信用納入碳交易體系或抵減機制,其市場價值將被大幅推升。這也使得早期參與者有先機。


風險與挑戰:別被新聞稿沖昏頭

 

這次批准固然正面,但仍有不少挑戰必須正視。

 

技術成本高、經濟性未穩定

 

    一些方法(如直接空氣捕捉)目前每噸 CO₂ 的成本仍高達數百美元。若沒有政策補貼或成本下降,難以大規模商業化。

 

永續性與檢驗機制的壓力

 

    即使獲得 CCP 標籤,項目也必須長期監測、第三方驗證。若後期監管鬆散、監測失效,市場誠信可能再遭質疑。

 

社會與生態風險

 

    工程移除方式可能牽涉土地使用、水資源競爭、生物多樣性影響等議題。若未妥善處理當地社群關係與生態平衡,可能引發反彈。

 

地區不均、落後國家落後風險

 

    目前主導技術與資金大多集中在高所得國家。若落後國家無法有效進入,可能造成氣候解決方案的不公平分配。


對企業、政策制定者與投資人的觀察

 

對企業/碳信用買方

 

    若你計畫購買碳信用支持淨零目標,CCP 標籤信用是當前最值得考慮的路徑。它能降低聲譽風險。建議選擇已採用且符合標準的方法,並要求完整驗證報告與透明披露。

 

對政策制定者

 

    你可以把 CCP 標準納入國家碳市場或配額制度的參考依據。這能促使國內碳信用市場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也可補助本國的碳移除研發與示範案。

 

對投資人與資本

 

    這次批准透露兩項訊號:一是「品質碳信用」可能具備價差,二是未來政策傾向支持高誠信方向。可考慮投資於具備符合 CCP 潛力的開發者或技術公司。


結語:誠信為基,市場才有未來

 

    ICVCM 批准六項新的工程型碳移除方法,是自願碳市場從「摸索期」向「制度化」跨出的重要一步。這不保證所有信用都完美,但起碼給市場一個可以明辨的方法清單與操作方向。未來是否能讓碳移除真正進入主流,還取決於成本下降、技術成熟、政策支持與誠信機制落實。

 

 

參考資料來源

 

1. Integrity Council for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 — 新聞稿「Integrity Council Approves Six Carbon Dioxide Removal Methodologies」


2. CarbonCredits.com 報導「Carbon Credit Market Gains Integrity With ICVCM’s Approval of 6 New Removal Standards」


3. ESG News 報導「Integrity Council Approves Six New Carbon Removal Standards」


4. Illuminem 報導整理「Integrity Council approves six new carbon removal standards」


5. Reuters 報導「Around a third of carbon credits fail new benchmark test」


6. SustainCERT 說明「ICVCM and the first carbon credits with CCP-labels」


7. ICVCM 主網站說明「The Core Carbon Princi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