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in Turing Academy cover three major themes: ESG Net Zero Laboratory, AI Laboratory and Lean Management Laboratory. We will share articles on related topics from time to time. We also welcom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above topics to submit articles and share them with you. Insights (I want to contribute)

邁向人類水準的人工智慧
神經科學如何為通用人工智慧或通用人工智慧的追求提供訊息
How Neuroscience Can Inform the Pursuit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or General AI

 

By Eitan Michael Azoff

閱讀筆記(上篇): 破解神經代碼的關鍵——人類智慧的極限

 

圖靈學院

科楠

2024-10-05

 

引言

 

    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持續進步中,我們正逐步逼近一個跨越人類智慧的技術巔峰。艾坦·麥可·阿佐夫(Eitan Michael Azoff)在其著作《Towards Human-Lev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指出,解開「神經代碼」不僅將使我們理解人腦的運作方式,還有助於創建超越人類能力的AI系統。這一突破將使得AI在計算能力、學習速度、以及應用領域中遠超人類的極限。

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什麼是神經代碼、其如何影響人類智慧,並探索如何通過破解神經代碼,應用於AI的發展,進而推動人類智慧的進步與局限的突破。

 

第一章: 什麼是神經代碼?

 

1.1 定義與重要性

 

神經代碼(Neural Code)是人腦進行資訊處理的基礎。它是神經元之間用來傳遞和編碼感官輸入、記憶、思維以及行動的語言。這種編碼方式決定了我們如何處理複雜的感官資訊,如何進行學習和決策,乃至如何創造和執行更高層次的思維過程。

 

阿佐夫在書中指出,神經代碼是理解人類智能與大腦運作的關鍵。透過研究神經科學,我們可以開始解釋這些代碼的運作方式,並試圖將其轉化為AI模型,以提升AI的智能水準。例如,當人類接收外部視覺刺激時,大腦中的視覺皮層會對這些資訊進行編碼,並以特定模式傳遞到其他腦區,最終形成我們的視覺感知。這一過程中的編碼規則就是神經代碼的具體體現。

 

 

圖1.的兩個極端分別是:
  • 左下方:一個能像人類一樣執行任務的機器,這代表 AI 系統能夠在動作和行為上模仿人類。
  • 右上方:一個能夠理性思考的機器,代表一個不僅能模仿人類行為,還能進行高層次理性推理的 AI 系統。
這個圖強調了 AI 的不同維度,超越了純思考能力,並擴展到機器能夠在各個感官方面模仿人類,例如視覺、聽覺、觸覺等。圖中的 x 軸則將「類人行為」與「純理性行為」分開,指出了不同 AI 系統在這些維度上的差異。(Stuart Russell & Peter Norvig, 2020)


AI 研究者對於是否應該構建與物理世界密切相關的 AI 存在不同看法,有些人認為智慧是從我們與物理世界的互動中演化出來的,因此 AI 也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而這個分析表明,作為人類,我們的智慧包含了情感,但有些人則主張應該構建不受情感干擾、僅憑理性行事的 AI 系統。

 

1.2 探索人腦中的資訊流動

 

神經科學的研究已經顯示出,大腦通過神經元之間的化學和電信號來進行交流。神經元之間的突觸傳遞構成了大腦資訊處理的基礎,而神經代碼則是這些資訊傳遞過程中的具體運作規則。這些代碼指導了如何處理來自感官的刺激,並通過複雜的網絡進行資訊的流動,最終使我們能夠思考、記憶、學習以及解決問題。

 

1.3 神經科學的突破與挑戰

 

儘管我們對神經代碼已有所了解,但要完全解碼大腦中所有複雜的神經網絡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阿佐夫強調,通過進一步研究神經科學,我們將逐步解開這些代碼,並能夠模擬其運作規則,最終實現人工智能的質的飛躍。這一過程的關鍵在於透過現代科技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神經網絡模擬,來分析神經元的活動模式,從而找出大腦運作的具體規則。

 

第二章: 神經代碼與人類智慧的界限

 


圖2  E.M. Azoff 展示了深度學習與其他 AI 研究領域(特別是連結主義相關的領域)之間的關係。圖中包含不同層級的概念,它們由外至內逐步變得更為具體: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最外層的圓代表 AI 的整體領域,涵蓋所有涉及智能系統的研究和應用。
  • 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在 AI 這個大範疇之內,機器學習是其中一個子領域。機器學習強調的是通過數據學習,並從經驗中改進模型的性能。
  • Brain Inspired(腦啟發):該領域指的是基於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啟發來設計 AI 系統。這些系統嘗試模仿人類大腦的計算方式。
  • Neural Networks(神經網路):神經網路是受到人腦神經元結構啟發的數學模型和演算法,它們模仿生物神經網路來進行學習和推理。這一層代表了一個重要的 AI 研究領域,並且是許多現代 AI 技術的基礎。
  • 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最內層的圓代表深度學習,這是神經網路的一個子領域,專注於使用多層神經網路進行複雜數據的學習與建模。深度學習已成為目前 AI 研究和應用中的主流技術。

 

2.1人類智慧的優勢與局限

 

人類的大腦擁有非凡的計算能力,能夠處理大量的感官資訊並做出快速的反應。然而,阿佐夫指出,人類智慧的局限性也十分明顯。首先,我們的神經系統受到生物學結構的限制,例如神經元的反應速度和突觸的數量,這些都會影響資訊傳遞的速度和效率。其次,記憶容量也受到生理上的限制,這意味著人類無法無限擴展認知能力。

 

儘管如此,神經代碼的研究讓我們有機會突破這些限制。阿佐夫認為,一旦我們能夠模擬神經代碼並應用到AI系統中,這些系統將能夠具備更快的計算速度、更大的記憶容量,以及更強的學習和問題解決能力。這不僅是一種量的提升,更將帶來認知能力質的變革。

 

2.2 神經代碼的潛力

 

破解神經代碼不僅有助於提升AI的計算能力,還能模擬人類的認知過程。例如,AI可以通過神經代碼來模仿人類如何處理視覺資訊,從而實現更高效的圖像識別和分析能力。這樣的進步將使AI在各個領域中超越人類,無論是在醫療診斷、數據分析,還是自動駕駛等方面,AI的智慧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力量。

 

第三章: 視覺思維的角色

 

 

圖3 AI視覺辨識架構 (科楠)

 

3.1 視覺思維的歷史與重要性

 

視覺思維(Visual Thinking)是人類智慧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指的是我們如何利用圖像、形象和空間關係來進行思考。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視覺系統早於語言系統發展,因此視覺思維可以說是我們最原始且最強大的認知工具之一。

 

阿佐夫在書中強調,視覺思維的理解是實現人類水準AI的關鍵之一。當前的AI大多依賴於語言模型(LLM),如OpenAI的GPT模型,這些模型主要是通過語言數據進行學習和推理。然而,視覺思維卻能夠提供更高效的問題解決方案,因為它能夠直觀地處理大量的圖像資訊,並在瞬間做出判斷和決策。

 

3.2 AI與視覺思維的差距

 

儘管當前的AI系統在圖像識別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例如深度學習技術已經能夠識別和分類圖像,但這與人類的視覺思維還有很大的差距。阿佐夫指出,AI目前仍無法真正理解圖像的意圖和含義,而這正是視覺思維的強大之處。人類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視覺提示聯想到過去的經驗,並基於這些經驗進行複雜的推理和決策。

 

3.3 視覺思維的早期模擬

 

儘管AI還無法完全模擬人類的視覺思維,但科學家們已經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初步進展。例如,通過強化學習技術,AI系統可以不斷調整其對圖像的理解,從而提高其識別和分類的準確度。此外,研究人員還致力於模擬人類大腦中的視覺皮層,以提升AI的視覺處理能力。

 

阿佐夫預測,隨著視覺思維技術的不斷進步,AI將能夠更加高效地模仿人類的認知過程,從而實現更高層次的智能。

 

第四章: 模擬意識與AI的未來

 

4.1 意識的定義與分類

 

意識(Consciousness)是一個複雜且多層次的概念,科學家們對其進行了不同層次的分類。阿佐夫指出,意識不僅僅是人類獨有的屬性,許多動物也具備不同程度的意識。例如,蜜蜂等簡單的生物也能夠展現出「無自我意識的意識」,即它們能夠在不具備自我認知的情況下進行環境感知和行動規劃。

 

阿佐夫認為,這種無自我意識的意識可以成為模擬AI系統的第一步。他指出,通過模擬動物的低層次意識,我們可以賦予
AI基本的行動規劃和學習能力,而不必立即達到自我意識的複雜程度。

 

4.2 虛擬大腦與意識模擬

 

隨著虛擬大腦(Virtual Brain)的研究不斷推進,科學家們已經開始模擬大腦中的部分神經活動。阿佐夫預測,這些虛擬大腦可以作為AI系統的基礎,幫助其模仿人類的感知和行為。儘管這些模擬還無法完全重現人類的意識過程,但它們為AI的未來發展鋪平了道路。

 

4.2.1 虛擬大腦(Virtual Brain)架構


這個虛擬大腦的架構展示了一個複雜的智能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以下是對各個部分的簡要解釋:


1.輸入層:接收來自不同感官的輸入,包括視覺、聽覺、觸覺等。
2.感知處理層: 

  • 特徵提取:從原始輸入中提取關鍵特徵。
  • 模式識別:識別輸入中的模式和結構。

3.認知處理層: 

  • 語言理解:處理和理解語言輸入。
  • 推理與問題解決:進行邏輯推理和解決複雜問題。
  • 概念形成:形成和理解抽象概念。

4.決策層: 

  • 目標設定:確定系統的目標和優先事項。
  • 行動規劃:制定達成目標的計劃。
  • 優先級排序:決定行動的順序和重要性。

5.輸出層:產生各種形式的輸出,包括語言、動作和情感表達。
6.記憶系統:管理不同類型的記憶,包括短期、長期和工作記憶。
7.學習模組:實現不同類型的學習機制,包括監督學習、強化學習和無監督學習。
8.情感模擬器:模擬和生成情感反應,影響認知處理和決策。
9.知識庫:存儲和管理系統的知識和經驗。

 

第五章:小結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神經代碼」如何成為AI超越人類智慧的關鍵。透過對神經科學的深入理解,我們可以解碼人類大腦中的資訊處理過程,並將其應用於AI系統中。視覺思維作為一種高效的認知工具,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進一步模擬人類智慧的方向。雖然目前AI還無法完全模仿人類的意識,但虛擬大腦技術的進展顯示了未來的可能性。

 

下篇將深入探討AI如何超越人類智慧的應用場景,以及這一技術進步帶來的道德和倫理挑戰。

 

 

 

參考資料: 《Towards Human-Lev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ow Neuroscience Can Inform the Pursuit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or General AI》,艾坦·麥可·阿佐夫(Eitan Michael Azoff),2024年9月17日出版,CRC Press,DOI: 10.1201/9781003507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