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liBenefit Technology Co., Ltd.

利創智能圖靈學院
科楠老師
2025-11-24
COP30 在巴西貝倫舉行。地點選在亞馬遜雨林旁邊,本身就像給各國代表上一堂地球生存課。你要是真敢在這裡講一些敷衍的氣候承諾,外頭那片原始森林大概會用蟲鳴提醒你,地球沒空陪人講空話。今年的 COP30 被視為「巴黎協定後最重要的一次」。不是因為發言特別感人,也不是因為各國突然變佛心。主因很現實:碳排沒有減,極端氣候增加,這個世界已經沒有時間再拖。會議最後形成幾個關鍵共識,牽動全球減碳策略、碳市場走向與企業的能源布局。以下把最重要的部分整理給大家參考。
一、1.5°C 已經是硬指標,不再是口號
COP30 最大的結論,就是全球終於承認過去十年的減排速度完全不夠。代表們公開承認,若照現在的排放軌跡,1.5°C 會直接失守。於是今年形成一項重要要求:各國必須在 2026 提交新版 NDC,而且要提高減排力度,而且要提出 2035 的中期目標,而且不能再寫那種政治文稿式的空洞承諾。換句話說,各國不能再用「我們正努力」這種字眼敷衍世界。這次還納入了更明確的能源指標。全球同意讓再生能源容量增加三倍、能源效率加倍。這次不只是喊口號,而是寫入協議框架。
那化石燃料呢?COP30 最終文案寫上了更直接的字眼:逐步淘汰未減碳的化石燃料。意思很清楚:你要用可以,用 CCS 或其他手段把它的碳處理掉。企業界聽到這句話,壓力比石油桶還重。
二、氣候資金不再只是「欠條」:新融資框架正式啟動
過往的 1000 億美元承諾被罵了十年。COP30 乾脆直接換制度。新的 NCQG(新共同量化氣候融資目標)架構建立。這次包含:
這意味著未來的氣候融資不是「政府摸摸口袋」而已,而是會讓各種金融工具一起上陣。
損失與損害基金也擴大,還加入「快速撥付」機制。這通常是給被颱風、洪水、大規模災害打到的國家使用的,這次各國終於同意加速撥款。對氣候風險高的國家來說,算是一項實質進展。
三、全球碳市場進入下一階段,透明度成為核心
這次對 Article 6 的改革是討論火力最強的部分。
主要三點:
1. 避免雙重計算 是強制要求
2. 高品質碳移除(CDR)變成未來主角
3. UNFCCC 要在 2027 前制定全球碳市場的互通規則
CDR 的重要性在 COP30 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森林、藍碳、土壤等自然碳匯仍是主角,但政策重心開始更看重長期封存技術,如 DACCS、BECCS。
換句話說:
碳市場正在往「可驗證」「可長期封存」的方向走。
對企業來說,這訊號非常明確:
未來要買的不是「看起來綠」的碳信用,是「能證明真的減碳」的碳信用。
四、開發中國家地位上升:這次不是配角,而是談判中心
巴西、印尼、印度與多個非洲國家,本次談判中的角色明顯不同。過去他們常被要求減排,但被批評「資金不足」。今年這些國家拿出了完整劇本:
這些訴求不只被聽見,還被寫進共識文本。全球氣候政治正在變化。開發中國家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義務,而是用自身自然資產與地緣政治來交換談判籌碼。
五、氣候適應正式被寫入各國政策義務
這次的 GGA(全球適應目標)終於定稿。簡單說:各國不能再只講減排,也要講怎麼防災。未來的 NDC 裡面,必須包含:
脆弱國家也能提出快速資金請求,讓更容易被氣候毀掉的國家至少有保命工具。
三、結語:COP30 把氣候治理帶進一個更現實的時代
這次會議的調性很明顯:全球不再玩「漂亮話政治」,反而更像一場務實的對話。企業世界會受到什麼影響?
新的全球碳市場規則準備成形,誰先調整,誰就掌握下一輪的綠色競爭優勢。世界已經進入氣候治理的新階段。剩下的問題只有一個:各國動作能否跟上地球升溫的速度。

Copyright © 2024 IntelliBefit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place this text with information about you and your business or add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useful for your customers.